提起“百雀羚”,
(资料图)
在上海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打开一个扁扁的、上绘四只五彩小鸟的深蓝色铁盒,
揭开上覆的银白色铝箔,
一股奇香便会从眼前的白色膏体中散开,
扑面而来。
在干燥的上海冬季,
这罐小小的面霜,
在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
几乎是上海寻常百姓家的必备用品,
那浓郁得有些霸气的味道,
亦成为上海人永远抹不掉的回忆。
1931年,“百雀羚”品牌创立。
关于这个品牌的来历,有传闻说:
创始人顾植民在路上遇见一算命瞎子,
便上前询问该为自己的产品取个什么样的名字,
瞎子掐指细算后遂定名“百雀羚”。
百雀,为百鸟朝凤之意;
羚,是上海话“灵光”的谐音。
顾植民一听,正中下怀,
当场拍板定下。
1940年,
顾植民研制了一款防冻防裂、滋润皮肤的护肤香脂,
遂命名为“百雀羚冷霜”。
这款冷霜因其取自天然的护肤理念,
在十里洋场硝烟弥漫的化妆品市场一炮打响,
给当时充斥舶来品的化妆品市场
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民族风。
此后,
“百雀羚”香水、花露水、香粉、胭脂、口红等
产品亦畅销不衰,远销海内外。
“百雀羚”其独有的芳香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化妆品潮流,
成为当时社会名媛、贵妇、电影明星所青睐的化妆品,
就连当时的沪上宋氏三姐妹及
英、德、法等国驻华使节夫人亦对之推崇备至。
到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,
“百雀羚”的产品已遍布全国,
北到哈尔滨,南到香港,
西到青海,甚至远销至东南亚各国。
百雀羚曾一度被认为是妈妈们的护肤品,
直到推出三生花系列,
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姑娘,
让更多人认识到东方草本护肤的秘诀。
今年,
百雀羚以8.56亿的全网销售额,
第五次在全网销售中获得双十一绝佳成绩,
开场10分钟,百雀羚宣布破亿;
1小时01分,百雀羚成交额突破2亿……
也许对于这个结果,
多数业内人士并不意外。
相比于一味地打折促销,
百雀羚似乎把更多精力放在品牌力的打造上。
作为东方美的传承者,
百雀羚一直以认真的匠心打造、过硬的科技能力和
令人称道的东方美跨界的形象被消费者记住。
是当之无愧的国货TOP1!
看到这里,
大概也能多多少少了解到
阿拉上海女人美丽的秘密了。
在那个不太富裕的年代,
上海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如何精致地生活,
可见上海女人的气质和优雅不是一天养成的,
而是数十年甚至百年的积淀。
同时上海女人也是东方美的象征,
是中国美女的典范。